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,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事业迎来高速发展期。截至2023年,全区已建成各类体育场馆超5000个,其中大型综合体育馆、专业体育场及社区健身中心占比显著提升。然而,早期建设的场馆普遍存在照明不达标、能耗过高、视觉体验差等问题,严重制约了运动安全性、赛事观赏性及场馆运营效率。在此背景下,《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场馆照明技术规范》(以下简称《规范》)于2021年正式发布,成为指导全区体育照明设计与改造的核心依据。

广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全年日照时数达1600-1800小时,但雨季(4-9月)降水集中,导致室外场馆自然采光不稳定;同时,广西承办中国-东盟博览会、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活动,对专业照明提出了“高照度、低眩光、广色域”的严格要求。此外,随着群众体育蓬勃兴起,社区健身中心、学校体育场等基层场馆的照明需求呈爆发式增长,亟需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市场。
《规范》的制定严格遵循国家《体育场馆照明设计及检测标准》(GB/T 18761-2007)、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(GB 50034-2013),并结合广西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》(DB45/T 1668-2018)、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(DB45/T 392-2014)等地方政策,强调“安全、节能、适用、经济”的原则,旨在推动体育照明向低碳化、智能化转型。
《规范》涵盖照度、均匀度、色温、眩光控制、能效等多个关键维度,以下是核心条款的深度解析:
照度是衡量照明强度的核心指标,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动作识别与裁判判罚准确性。《规范》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照度要求进行了细分(见表1):
| 运动类型 | 训练级 | 比赛级 | 电视转播级 |
|---|---|---|---|
| 篮球/排球 | ≥300 | ≥750 | ≥1500 |
| 足球 | ≥200 | ≥600 | ≥1200 |
| 羽毛球 | ≥400 | ≥800 | ≥1600 |
| 游泳(池面) | ≥200 | ≥500 | ≥1000 |
注:电视转播级需额外满足垂直照度与水平照度的比值(U1/U2)≥0.25,确保画面层次感。
均匀度反映照明分布的一致性,避免局部过亮或过暗导致的视觉疲劳。《规范》要求:
例如,篮球馆的篮下区域若均匀度不足,球员投篮时易产生阴影干扰,增加失误率。
眩光是影响视觉舒适度的关键因素,尤其在高亮度环境下易引发眼睛疲劳。《规范》通过以下指标限制眩光:
实践中,常通过优化灯具配光曲线(如蝙蝠翼配光)、调整安装角度(避免直接照射观众视线)等方式降低眩光。
为响应“双碳”目标,《规范》对照明功率密度(LPD)设定了严格限值,要求比国家标准的节能率提升15%-20%。例如:
广西体育场馆类型多样,需根据空间结构、功能定位定制照明方案:
特点:封闭空间,顶棚高度通常≥15m,需兼顾场地照明与观众席照明。
解决方案:采用“满天星+侧光补光”的组合方式——顶部安装LED投光灯(如飞利浦 ArenaVision LED),形成基础照明;侧面加装洗墙灯,消除场地边缘阴影。例如,该馆改造后,照度均匀度从0.55提升至0.78,完全满足CBA联赛转播要求。
特点:露天或半露天,受自然光影响大,需解决夜间照明与应急照明问题。
解决方案:采用高杆照明系统(杆高≥40m),灯具间距控制在50-70m,确保光线覆盖整个草坪与看台。同时,配置智能调光模块,白天可根据太阳高度角自动降低亮度,夜间则根据赛事级别(如中超联赛 vs 社区联赛)调节照度,能耗较传统高压钠灯降低40%。
特点:高湿度环境,灯具需具备IP65防护等级(防尘防水),且需避免水面反光干扰运动员视线。
解决方案:选用嵌入式防雾LED灯具(如欧司朗 Aquasport LED),安装在泳池两侧上方,光线以45°角斜射水面,减少镜面反射。同时,设置水下照明(用于花样游泳表演),照度≥500lux,确保观众清晰观看水下动作。
从设计到验收的全流程需严格遵守《规范》,避免因细节疏
